安信策略:注册制改革现状与展望 回顾总结、行稳致远

摘要【安信策略:注册制改革现状与展望 回顾总结、行稳致远】注册制在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成功实施,为A股IPO带来了明显的变化 。主要体现为:审核周期明显缩短、上市数量和融资规模明显增加、过审率先升后降 。注册制改革带来的资本市场对帮助实体经济融资和经济转型的支持效果十分明显 。目前注册制IPO已占全市场IPO比例的7成左右,电子、医药、机械行业融资规模最大 。
投资要点
■注册制的A股实践
注册制在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成功实施,为A股IPO带来了明显的变化 。主要体现为:审核周期明显缩短、上市数量和融资规模明显增加、过审率先升后降 。注册制改革带来的资本市场对帮助实体经济融资和经济转型的支持效果十分明显 。目前注册制IPO已占全市场IPO比例的7成左右,电子、医药、机械行业融资规模最大 。
■IPO出现“排长队”与“撤回潮”,监管密集表态纠偏
IPO过会企业排队等待上市、待上会企业高撤回比例,都表明现行注册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注册制改革两年之际,监管部门再次明确:坚定注册制改革方向不动摇 。近期监管态度体现了严格落实法制化的导向,“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审核”,震慑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当前市场化价格约束机制有待完善,未来监管部门更要把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的功能交还给市场,推动市场主体理性投资,形成新股破发局面,由市场主体决定哪些公司享受高估值,哪些公司应及时退市,才能自觉形成优胜劣汰,挖掘优质标的,走向市场化的成熟IPO注册制 。
■A股全面注册制展望
目前市场各方对于全面注册制从理念到能力都并未完全适应,仍然处于磨合期,对于注册制改革这样一个利益复杂、影响深远的重大课题,行稳致远尤为重要 。我们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将注册制推广到主板并非改革重点,评估总结前期改革成果,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基础制度体系,将是未来改革的主要方向 。
■ 风险提示:1 。过会公司集中上市导致市场短期资金压力加大 。
正文
1、注册制的A股实践:当前一级市场发展如何?
1.1、注册制带来的新变化
注册制在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成功实施,为A股IPO带来了明显的变化 。主要体现为:审核周期明显缩短、上市数量和融资规模明显增加、过审率先升后降 。
■ 审核周期明显缩短
我们以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在A股上市的企业为例,对新股上市的审核周期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发现在实施注册制后,新股从预披露至上市的整个周期(以下简称为审核周期)明显缩短:科创板上市企业审核周期明显小于创业板和主板上市企业 。而且,在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后,除了2021年1月,其余各月创业板审核周期均小于主板上市企业 。
更进一步分析,我们将审核周期细分为预披露至上会、上会至招股、招股至上市三个小周期,我们发现在实施注册制后主要缩短的周期是在第一阶段:

  • 第一阶段—预披露至上会:科创板<创业板≈主板(创业板改革前)
科创板<创业板<主板(创业板改革前)
  • 第二阶段—上会至招股:实施注册制前后变化较小,板块间差异较小
  • 第三阶段—招股至上市:实施注册制前后变化较小,板块间差异较小
同时,自2020年11月以来,科创板上市企业审核周期有所延长,而主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并没有持续的上升,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可能是近期监管层IPO检查和审核的重心所在 。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注册制下总体审核周期较核准制缩短,但第二阶段审核周期有延长的态势,具体来说:自2020年9月份以来,不同板块上市的企业在第二阶段审核周期都在不断延长,而且主板上市企业的这一阶段审批时长小于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 。这说明,在实施注册制后,由于新股在上会前的审批速度明显提高,因此进入排队名单的数量也在不断快速增加,当越来越多的上市企业达到上会至招股阶段时(上市前排队),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排队周期也越来越长并超过主板 。这也反映出在实施注册制后,前期审核速度的加快明显提升了待上市新股的存量,在一定程度上,实施注册制是形成待上市新股“排队”现象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