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常识 雨水节气防病养生这样做效果好

2月18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 。中医认为 。雨水前后就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那么雨水如何养生比较好呢?在这节气 。人们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雨水期间天气变化不定 。因此仍要注意“春捂” 。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 。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 。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防止寒邪伤害脾胃阳气 。
中医认为 。人在春季肝气容易过旺 。肝木旺则克脾土 。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 。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 。因此 。雨水节气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补脾 。甘味食物能补脾 。所以应多吃山药、大枣、小米、糯米、薏苡仁、豇豆、扁豆、黄豆、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桂圆、栗子等 。少吃酸味食物 。少食生冷油腻 。以顾护脾胃阳气 。
还应适当多喝粥以养脾胃 。粥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 。粥以米为主 。以水为辅 。水米交融 。不仅香甜可口 。便于消化吸收 。而且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 。另外 。晚餐要尽量少吃 。因为如果晚餐过量 。则可能造成消化不良的症状 。还会影响睡眠 。“胃不合则卧不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雨水节气天气变化不定 。容易使人出现精神抑郁、忧思不断等表现 。中医认为 。忧思伤脾 。也就是说 。人过度忧虑 。会影响脾胃功能 。应尽量调整心态 。做到心情恬淡、开朗豁达、与人为善 。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要冥思苦想钻牛角尖 。力争及时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 。肝喜顺畅而恶抑郁 。只有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 。才能使肝气平稳 。脾胃才得以安宁 。
雨水后应少睡多运动 。生活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 。提倡人与自然相对应 。春天来了 。白天渐渐延长 。黑夜慢慢缩短 。阳气渐长 。阳主动阴主静 。阳气生长了人就要顺应大自然的气机 。减少睡眠的时间 。增加活动的时间 。顺应自然 。保护生机 。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 。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才能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
有一种睡前养生方法可以很好的顾护阳气 。这就是按摩腹部 。具体方法是:仰卧床上 。以肚脐为中心 。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即可 。一来有利于促进消化 。排除脾胃湿毒 。二来有助于腹部的保暖 。有利睡眠质量 。还有一个方法是“提肛” 。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 。
防病:谨防寒湿上身
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 。导致气温低 。湿气重 。而且是寒中有湿 。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 。应注意下列养生事宜:
1.勿过早减外衣
“燥寒冻肉 。湿寒入骨 。”由于春气涌动 。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 。体热外泄 。湿寒交换于内入骨 。易伤骨关节致病 。
2.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
按中国五行学说 。水对应肾 。肾主骨 。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 。湿寒易侵入关节 。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 。湿寒滞留于手 。指易酸痛 。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 。头易疼痛 。
3.洗头及时吹干
洗头淋浴后要及时吹干头发和擦干身体 。不然一则容易感冒 。二则容易湿气进入体内 。
睡眠:养生眠食最重要
【养生常识 雨水节气防病养生这样做效果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古人将睡眠称为“眠食” 。曾国藩有“养生之道 。莫大于眠食”的名言 。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 。研究表明 。睡眠是人类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 。在高质量睡眠状态下 。体内会出现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 。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