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 阴虚体质之大暑养生小贴士

大暑节气即将到来 。你做好防暑的准备了吗?其实大暑养生的知识还是很多的 。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大暑节气的一些特点以及大暑养生的一些知识吧 。希望这些能给你的大暑养生带来积极的帮助 。
大暑节气
一、节气由来
大暑 。在二十四节气中排行十二 。也是七月的下半月 。
到达时间在公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 。太阳到达黄经120°时 。但在农历上的具体日期每年并不固定 。此因农历是阴阳历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 。解见小暑”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 。六月中 。小大者 。就极热之中 。分为大小 。初后为小 。望后为大也 。”
平静书斋这时正值中伏前后 。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 。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
我国自古以来就将大暑分为二大气候类型:“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 。
三候大雨时行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 。分水生与陆生两种 。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 。大暑时 。萤火虫卵化而出 。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 。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 。这大雨使暑湿减弱 。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
二、天气特点
1、础天气
一般说来 。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 。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 。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 。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 。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 。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 。雨不会下到这里 。若闪电在西方 。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 。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 。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 。田头歇;大暑凉 。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 。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 。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 。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
夏季炎热少雨 。所以民间流传着这些个谚语: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 。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 。囤里多米”“伏天雨丰 。粮丰棉丰”“伏不受旱 。一亩增一担”的说法 。
如大暑前后出现阴雨 。则预示以后雨水多 。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 。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 。吃水愁”的说法 。
2、体特点
(1)高温酷热
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 。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 。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 。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 。刚好与谚语:“冷在三九 。热在中伏”相吻合 。大暑相对小暑 。顾名思义 。更加炎热 。在《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 。从30年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统计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下旬 。绝大部分省区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都是出现在8月上旬 。刚好都出现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时期 。
古书中说“大者 。乃炎热之极也 。”暑热程度从小到大 。大暑之后便是立秋 。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 。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
(2)长江中下游等地的高温伏旱
大暑节气时 。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
伏旱外 。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 。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 。40℃的酷热也不鲜见 。着名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在大暑前后也是炉火最旺 。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有很多 。如安庆、九江等 。每年最热的地方也不相同 。2003年6~8月的最热城市是福州、杭州、长沙和南昌 。当然最热的“火炉” 。要属新疆的“火焰山”——吐鲁番 。大暑前后 。下午的气温常在40℃以上 。旅居新疆的清代诗人肖雄在他的《西疆杂述》诗集中写到“试将面饼贴之砖壁 。少顷烙熟 。烈日可畏 。”由此可见 。“火焰山”的美称的确名不虚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