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习俗 立秋时节民间饮食习俗

按照二十四节气来说 。大暑过后便是立秋了 。那么 。立秋这天全国各地都有什么习俗呢?立秋时候都吃什么呢?立秋这个节气代表什么意义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立秋的一些知识 。大家请看下文吧 。
立秋习俗
1、贴秋膘
民间有在立秋这天称体重的习俗 。因为人到夏天 。因为没有胃口 。两三个月下来瘦很多 。在秋天时候 。胃口大开 。体重自然也就上去了 。所以在这时要称体重 。
2、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 。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 。称“咬秋” 。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 。时逢立秋 。将其咬住 。要是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 。就叫hold住了 。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 。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在浙江等地 。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的生活习惯 。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 。全家围着啃 。就是啃秋了 。而乡下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 。他们在瓜棚里 。在树荫下 。三五成群 。席地而坐 。抱着红瓤西瓜啃 。抱着绿瓤香瓜啃 。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 。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 。心情舒畅的啃秋行为 。所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
3、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始于汉代 。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此时收获目标已完成 。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 。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 。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 。秋社归时也不归 。”在一些地方 。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
4、苏盐城立秋有“摸秋”
瓜果在秋季时都以成熟 。所以在立秋的时候 。江苏盐城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 。
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 。俗称“摸秋” 。丢了“秋”的人家 。无论丢多少 。也不叫骂 。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
相传元末 。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 。参加起义队伍的将士都是农民出身 。他们饱受元军的兵燹之苦 。对兵扰深恶痛绝 。这支队伍纪律严明 。所到之处 。秋毫无犯 。一天这支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 。深夜不便打扰百姓 。便旷野露天宿营 。少数战士饥饿难忍 。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 。此事被主帅发觉 。天明便准备将那几个治罪 。村民们得知后 。纷纷向主帅求情 。为发开脱战士的过错 。有一老者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 。”那几个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 。那天正好是立秋节 。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 。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 。各种瓜果在田野里飘香 。早诱得人垂涎三尺 。大家早巴望摸秋时好好过一把瘾 。许多人家都要留上一些成熟的瓜果在地里供人摸秋 。
【立秋习俗 立秋时节民间饮食习俗】5、江义乌立秋特色习俗花样多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 。在义乌 。立秋的习俗与其他地方的习俗几乎相同 。但也有其特点 。
早在周代 。逢立秋那日 。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 。举行祭祀、蓐收等仪式 。汉代沿承此俗 。并杀兽以祭 。表示秋来扬武之意;义乌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 。每逢立秋日人们还有敬老的习俗 。
立秋是农家重视的大节气 。农谚则说:“入伏下雨伏里旱 。立秋下雨吃好饭” 。同样还有“七月秋样样收 。六月秋样样丢”的说法 。意思是农历七月立秋 。五谷可望丰收;若立秋日在农历六月 。则五谷不丰还会歉收 。提醒人们加紧农事劳作 。夺取丰收 。又如“秋前北风秋后雨 。秋后北风干河底” 。即指立秋前刮北风 。秋后必会下雨;立秋后刮北风 。则冬天可能会干旱 。对于过去只能靠天吃饭的农人来说 。立秋的意义可就不仅仅限于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