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前海策略:全球涨价潮之下A股哪些行业有望受益?

_原题为:【东亚前海策略】全球涨价潮之下A股哪些行业有望受益?
摘要【东亚前海策略:全球涨价潮之下A股哪些行业有望受益?】当前来看,我们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上行期,周期行业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另外一方面,受到国际运力紧张影响,造纸和芯片等供应链依赖度较高行业供需紧张格局延续 。此外关注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于农业板块的推动作用 。同时未来需要密切关注中下游景气修复节奏,从历史看,周期行业景气有望带动工程机械等生产资料投资增加 。此外,下游以家电为代表的行业格局较好、议价能力较强的消费类企业龙头也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
投资要点
全球涨价潮:哪些商品在涨价?发达经济体商品需求持续扩张,以及新兴经济体供应能力尚未修复,供需失衡致使包括二手车、木材、汽油和铜等一系列商品的价格陆续突破高位;追踪23种原材料价格的彭博大宗商品现货指数上涨至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
究其原因,全球供求关系的短期失衡是主要因素:
1)经济刺激与疫苗接种使得发达国家需求复苏较为稳健 。美国仍在补库存阶段,大流行后的消费复苏推动汽车、地产市场火热 。
2)新兴市场主导着铜、铁矿石、农产品等大宗商品资源 。资源国与消费国疫情修复与疫苗接种的错位刺激原材料价格上涨 。
3)集装箱短缺推高运费,压缩了中下游企业产能扩张空间 。中美需求旺盛与集装箱短缺导致木材普遍涨价,进一步推升美国新房建造成本 。
4)供应的瓶颈也体现在企业招聘意愿上升但招工困难 。
5)供应链错配限制部分行业产能难扩张 。全球半导体行业发生严重芯片缺货,车企也是这次危机中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
短期疫情未平,中期疫苗加速接种将推动供需缺口弥合,“暂时的”通胀无法刺激美联储政策快速转向 。海外疫情的常态化与反复化意味着供需依然存在较大缺口,后续需要关注新兴市场疫情与疫苗接种发展 。基数效应和供应链的收缩是美联储认为驱动当前通胀“暂时”上升的主要原因,后续加息/紧缩的前提应是看到通胀更多是由需求驱动的 。
4月国内出口再超预期,也反映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景气度继续上升,全球需求放量但供给依然面临一定约束,印证了我们此前观点 。补库存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库存增速普遍上行 。未来,我国制造业短期仍将维持补库存阶段,速度或有所放缓 。同时消费板块随着国内疫情进一步修复,轻工制造纺织服饰等行业将转入或维持主动补库存阶段 。
复盘前三轮PPI上行期A股行业表现,整体来看,周期性行业受益最为直接,如货币政策刺激下真实需求能够持续回升,景气有望向中下游行业进一步传导,带动行业格局较好,议价能力较强的中下游制造业龙头公司盈利改善 。2000年至今,大宗商品主要出现过三轮涨价周期,国内市场的工业品价格均出现了上涨,从影响看:① 2007.7 -2008.8:受金融危机影响A股全线下跌,金融危机前周期行业行涨势良好,危机后周期品单月跌幅居前情况较多 。② 2009.7 -2011.7: 消费品与工业品价格共振上行,周期表现较好,同时下游必选消费受益于物价的上行集体上涨 。③2015.12-2017.2:上游整体表现良好,因价格传导不畅、上游成本挤压盈利,中下游行业普遍下跌,仅家电和食品饮料表现强势 。
当前来看,我们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上行期,周期行业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另外一方面,受到国际运力紧张影响,造纸和芯片等供应链依赖度较高行业供需紧张格局延续 。此外关注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于农业板块的推动作用 。同时未来需要密切关注中下游景气修复节奏,从历史看,周期行业景气有望带动工程机械等生产资料投资增加 。此外,下游以家电为代表的行业格局较好、议价能力较强的消费类企业龙头也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