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五一假期的消费复苏趋势被低估

_原题为:五一假期的消费复苏趋势被低估
摘要【中泰证券:五一假期的消费复苏趋势被低估】今年一季度经济恢复基础并不稳固,其中服务业恢复依然偏弱,春节前我国疫情曾短期反复,使得政策倡导“就地过年”,由此造成人口流动性下降,是阻碍服务业较快恢复的根本原因 。
概要

  • 【中泰证券:五一假期的消费复苏趋势被低估】经济“似快实慢”,服务依然偏弱 。今年一季度经济恢复基础并不稳固,其中服务业恢复依然偏弱,春节前我国疫情曾短期反复,使得政策倡导“就地过年”,由此造成人口流动性下降,是阻碍服务业较快恢复的根本原因 。
  • 假期表现亮眼,迎来快速恢复 。进入二季度以来,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服务消费迎来了快速恢复时期,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所在 。一方面,服务业PMI数据显示出服务行业恢复明显加快 。3月和4月服务业PMI显著回升,均创下2013年以来的同期新高,4月财新服务业PMI也明显超出此前市场预期 。分行业来看,4月服务业PMI中排在前列的行业,恰恰是那些受到疫情影响最为严重、恢复相对迟缓的行业 。
  • 另一方面,五一假期服务消费表现也颇为亮眼 。由于服务消费需求存在节假日集中释放的特征,因此假期消费情况通常被认为是反映服务消费的风向标 。以支付交易数据所反映的消费整体情况来看,今年五一假期期间网联平台处理的数据创历年同期新高,且显著高出疫情发生前的水平 。五一期间交通运输所反映的人口流动性情况也明显好于今年春节期间,这是服务消费得以快速恢复的关键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五一假期服务消费的恢复情况,部分解读方式对此似有低估 。首先,日均增速存在“摊薄效应” 。有观点认为,今年五一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按照日均增速来看,比2019年同期仅增长0.3%,勉强维持正增长 。但这里以日均增速进行比较可能并不合适,一方面,服务消费活动在假期和非假期时段分布极不均匀,另一方面,人们出行决策更多基于假期是否存在,而对假期增减一天的依赖性不强 。由于今年五一假期相比于2019年多出一天,以日均增速计算的话服务消费需求释放的强度就会被摊薄 。但如果放在5月全月来看的话,这些指标今年应该远好于2019年 。
  • 其次,疫情前五一时期增速同样不宜作为比较基准 。整体而言,服务消费毕竟和疫情之前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而其恢复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若要判断其恢复强度,把今年五一时期的可比口径增速和2019年五一时期增速去做直接比较或许也并不合适 。
  • 最后,收入增长并不乏力 。从文旅部披露的数据来看,今年五一期间旅游收入没有恢复到疫情前同期水平,部分观点据此认为服务消费收入的恢复情况并不乐观 。但从相对更为可靠的纳税情况来看,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旅游相关行业销售收入两年平均增长5.3%,其中名胜风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等相关服务销售收入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