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U 超千万,30%付费转化率,Slack可复制的增长战略( 二 )


DAU 超千万,30%付费转化率,Slack可复制的增长战略

文章插图
除去对产品细节的把控,Butterfield还十分注重产品质量的高标准打造和产品设计的趣味包装 。任何一款产品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Slack也不例外 。但在面对这种不可避免的短板时,Slack团队选择聚焦其核心功能,并力争将这些功能做到完美 。在经过深入的讨论和大量调研之后,最终他们将“搜索”、“同步”和“文件分享”这三类用户每天都会大量用到的功能锁定为核心功能,并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完善这三类功能上,有目的地创造一种不同于传统电子邮件或IRC的体验 。在搜索方面,Slack搜索功能,有效解决信息备份和打标签等复杂操作,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通过搜索来调取自己所需的任何信息的功能 。在同步方面,Slack专注于打造一个能在多平台、多设备兼容同步使用的产品,这样,可以解决最让人头疼的内容无法实时同步的问题 。在文件分享方面,Slack选择开发一个能够快速粘贴图片,或通过简单的拖拽就能分享文件的直观用户界面,真正帮助用户解放双手提高办公效率,快速赢得市场认可 。在产品设计上,Slack致力于打造全新且有趣的产品,与微软等竞争对手打造的传统工具普遍使用的暗灰色或者蓝色截然不同,Slack有效运用生动多彩的美学设计,创造一个独特的视觉品牌,并在文本回复的基础上加入了生动活泼的表情符号,在观感和使用感都超越了传统企业通讯工具的做法,进一步推动用户参与 。
DAU 超千万,30%付费转化率,Slack可复制的增长战略

文章插图
Slack早期Logo
#3:充分利用初期用户反馈前文提到,早在Slack正式发布之前,其产品已经基本成型了,Slack内部团队开始广泛使用 。不过他们也知道,Slack要真正做强做大,还需要更多的用户,从而了解不同用户使用的各方面反馈 。因此,Slack团队便开始想办法,让身边朋友的一些公司来测试和体验,在2013年5月,Slack“预览版”的发布采用了体验模式,向8000人发出邀请使用,其中就包括规模较大的租赁管理软件公司Cozy和音乐流媒体服务公司Rdio 。
DAU 超千万,30%付费转化率,Slack可复制的增长战略

文章插图
就这样,Slack获取了最初的几个公司用户,这让Slack团队可以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在不同需求和不同规模的公司使用中,Slack会有哪些意想不到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解决了产品初期存在的几个问题 。“我们恳求并劝说其他公司的朋友试用,并给我们反馈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找到了大概六到十家公司 。”
——Stewart Butterfield
邀请发出之后,Butterfield和他的团队仔细听取了早期采用者的用户反馈意见,并在产品迭代中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并不断邀请大型的团队进行试用产品 。这种开发方法,帮助Slack团队基于人们实际使用它的方式来构建一个坚实的产品,并逐步扩展它的用户群体,一周之后,就有超过15000人要求加入 。
为更充分的收集和及时处理用户反馈,Slack团队在产品刚发布的时期,还专门组建了负责用户体验的团队 。从最开始的3名工作人员发展至后面的18名全职人员,足以证明Slack对用户反馈的重视 。#4:用户留存Slack花了很长的时间深耕细作,从而研发出一款强大的产品,到2014年,Slack已经成功的吸引了大量的新用户,这时候的市场也不再适合前期稳步增长的战略,提高用户留存又是新的课题 。
和其他SaaS商业模式不一样的是,Slack采用的是免费增值服务模式 。现在大部分的企业级工具往往是在免费试用阶段提供非常有限的功能,给付费用户提供更为全面的功能 。Slack 的做法不同,它从一开始就没有在用户能使用的功能上进行限制 。Slack的免费产品和付费产品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能搜索的信息数量及可使用的外部工具的数量不同 。通过将Slack的绝大部分功能免费提供给用户,尽可能地发挥其最大的价值,让所有用户都能使用 Slack 的完整功能,以这种方式提高用户的依赖度和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让 Slack 成为工作中的必备工具,加上其低价的升级费用,巧妙的提高了用户留存和付费用户增长 。另外,Slack在用户留存方面还利用“HOOK(钩子)模型”来激励用户对Slack进行投资 。和很多社交媒体的应用和网站类似,Slack利用一些“钩子”促使用户付诸行动,然后针对行为给予用户部分奖励,让部分投入可以产出“回报”,再借“回报”引发新的“钩子” 。这种奖励可能是来自同事的肯定,也可能是一些有趣的信息奖励,并且是不定时和间歇性的,这让Slack变得既游戏化又很套路,不断刺激用户参与使用,大大提高了用户留存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