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解读丨如何成为一名乙方的策略总监( 七 )


随着甲乙方环境的变化,对于策略总监的要求也变得“全才化”,对于digital、品牌、电商、内容等都需要具备驾驭力 。或者如今去衡量一位策略总监,这些已经变成最基本的硬通货了 。

《教父》里有句话非常经典,“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也许就是对策略总监的一个注解吧 。
可以多看一些券商报告,会比很多的报告优质与系统 。但不要迷信于报告,很多报告呈现出来的内容,由于出报告的主体各种各样的目的,而呈现出来给你看的 。多看,多交叉验证,但更要对报告进行深究 。

可以多看下一些行业公司的财报,财报可以让你更体系化了解这个行业,这家公司 。
时刻保持年轻,多和年轻人沟通,体验年轻人的一些生活方式,不要让自己“老”下去 。
时刻保持谦虚,骄傲是停止前行的罪恶 。最佳的策略,就是时刻保持学习这个策略 。
走进产品,才能高质出品 。走进消费者,才能成为商业者 。牛逼的战地摄影采访人员卡帕曾经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这里我想说的是,离产品要足够近,离消费者要足够近 。
想起来全是问题,做起来才有答案 。做到策略总监不容易,但做到对得起策略总监这个名号更不容易 。
策略就是跟脑壳作对的事情 。去打破,去重构,然后去打破 。大卫之所以是大卫,在于背后的不断雕琢 。
不论如何,一定要有生活 。工作再忙,依旧是工作 。有生活,享受生活,才能找到更好的洞察 。
自我管理应该从时间管理开始 。时间管理应该从睡觉时间、起床时间开始 。
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简单的东西标准化,这本身就是策略 。

从比稿的角度,我们要相信专业,但也要相信不只有专业 。只要人不是机器,那就会存在江湖,江湖就是人情世故 。

不论如何,一定系统深耕1-2个行业 。既能在这些行业游刃有余,同时也找到可借鉴的行业研究SOP 。并且要形成自己的行业数据库,在接到此行业brief的时候,可以快速找到相关资料 。
策略不应为掌控诡辩式逻辑,以此在江湖走穴 。而应从商业维度,找到解决方案 。
策略人不可不知敬畏,敬畏周期,敬畏商业,敬畏供应链等等 。
策略总监也一定要接地气,没有做过执行的策略总监不是合格的策略总监 。落地是检验合格策略总监的重要标志 。
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首先是知识的数量,然后是知识间的联系,最后是知识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不要只是成为知识的容器,学习只是工具,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
以时间对抗时间 。用别人花时间做出的东西成就自己,比如书、方案、付费课程、优秀文章 。思考他们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考 。
勤做策略笔记,不管是书的笔记、电影的笔记、文章的笔记、课程的笔记,还是日常与人对话产生的灵感碰撞,或者是自己想法的心血来潮 。有思考的笔记是人的第二大脑,是对于知识的二次理解,用理解代替记忆,有逻辑有理解做笔记 。
时代洪流之下,大浪淘沙已是必然,但是否能成为不被冲走、屹立不倒的石头,才显英雄本色 。
热爱专业,也要热爱人性 。注重能力提升,也要构建人脉矩阵 。

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大道至简 。在某些场合,你不得不复杂化,但内心一定要明了,如何精简化表达 。
多看到事物或者人的长处,少把注意力放在埋怨别人的短处 。一味埋怨,只会止步不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