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生命周期的角度,聊聊如何体系化做好用户留存( 六 )

如何进行奖励?
对于完成激活行为的用户,及时给与反馈和奖励,鼓励用户继续前进,完成更多行为 。
介绍几个常见的方法:
1) 及时激励
用户完成关键行为后,庆祝以示鼓励要求的信息越多,行为难度越大,鼓励也要越大,奖励用户惊喜 。
常见案例:
脉脉:完成注册后,挖掘人脉信息动画 。
2) 及时反馈
给用户即时反馈用户完成动作后,及时反馈,即使小也让用户有获得感 。
常见案例:

  • 小红书:完成用户测评后,生成首页动画
  • 58 同城:使用进度条显示进展
总结一下,围绕新用户的留存,主要做以下三步就可以了:
明确影响新用户留存的关键行为→梳理用户完成关键行为的路径→提升行为路径上各节点的转化率
关于“新用户的留存”的内容就这么多了 。接下来再研究一下“现存用户的留存” 。
二、现存用户的留存前文有说到,对于现存用户的留存,我们的核心目的其实是通过一些列手段,提高用户使用产品、或在产品中停留的时间,防止用户流失 。核心指标就是我们常说的DAU、MAU、流失率等等 。
常用的手段有两种:
1. 持续刺激持续挖掘现存用户的其他需求点,设计新的业务或功能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
举个例子:
  • 美团:最初的核心功能是做线下消费场景的团购,后来新增了打车、外卖等一些列的其他业务场景,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让用户在产品中持续感受到不同的价值
  • 支付宝:最初的核心功能是作为商家和买家之间的交易担保,后续又陆续推出了理财、生活服务等业务场景,同样也是让用户在产品中持续感受到不同的价值
那么,围绕这个手段,其实就是我们普遍做产品设计的思路是一样的:
找到用户→分析用户需求→找到新的需求痛点→设计功能满足他
2. 养成习惯引导用户多次完成核心行为,加强用户心智 。这个我们重点来说下,相较于第一个手段,这一个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更多遇到的场景 。
让用户养成习惯,这里就不得不说到被“说烂”的词:HOOK模型 。
hook模型是由《上瘾》的作者提出来的,是介绍如何让用户对产品上瘾,形成习惯 。
从用户生命周期的角度,聊聊如何体系化做好用户留存

文章插图
如图,HOOK模型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流程:触发+行动+奖励+投入 。
HOOK模型本质就是通过引导用户行为,进而让用户在产品内容完成行为闭环 。因为这个模型通用性比较强,所以我们这里也借用这个模型,来具体聊聊,针对现存用户,我们该如何做留存 。
1)触发
触发分为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根据用户不同的使用场景,来引导用户采取行动 。
  • 外部触发一般是指对外的运营动作或者市场活动 。比如线上活动、下线广告、公众号发文等等
  • 内部触发一般是指通过引导用户情绪,放大用户深层次需求 。比如负面情绪:“我感觉自己落后了”正面情绪:“我喜欢进步的感觉”
总结一下,就是外部触发就是用户本身有需求,我们通过一些用户可能看到的渠道让用户看到他 。内部触发是用户可能本身需求不是很强烈,我们通过一些情绪、心理引导,来放大用户的情绪 。
2)行动
我们要知道,在任何平台的产品,如果你想要让用户产生行动,其实都离不开一个公式:
B(行动)=M(动机)+A(能力)+T(触发)
这三个因素,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
首先是动机,常见的动机有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