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亿老年人背后有什么新商机?


2.6亿老年人背后有什么新商机?

文章插图
著 者:陈东升 著
【2.6亿老年人背后有什么新商机?】出版时间:2021年8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短期看宏观、中期看结构、长期看人口 。当前“人口”这一核心,正处在时代的大变革之中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据民政部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 。但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的发达国家相较而言,中国的特殊之处在于——中国是在还处于中等收入的经济水平上时,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未富先老”让中国需要解决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 。
但老龄化,并不就意味着消极,老年人成了社会的包袱 。我们不仅要关注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问题,同样也要关注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机遇,这就是“长寿时代” 。
区别于“老龄化”,长寿时代是以一种更加乐观的态度开看待人口趋势,前者是一种现象、一个问题,而后者是和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比拟的一种社会形态 。
陈东升认为,长寿时代中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口将呈现新的均衡状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伦理、城市建设等都将因此发生变化,因此长寿时代也是健康时代和财富时代 。那么,面对正在来临的长寿时代,个人、企业和政府应该如何参与进来呢?
什么是长寿时代?要了解什么是长寿时代,就要先知道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而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的背后,是有关死亡水平和生育水平的变化 。陈东升认为当前全世界正在经历从高死亡率、高出生率到低死亡率、低出生率的转型 。
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表现为高死亡率、高出生率,人口规模不变或增长极其缓慢;第二阶段表现为死亡率下降,出生率较高,人口快速增长;第三阶段表现为保持低死亡率的同时,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速放缓;第四阶段是低死亡率、低出生率,人口规模趋于稳定 。
2.6亿老年人背后有什么新商机?

文章插图
这四个阶段,大致对应了人类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对应的是狩猎采集和农业社会时期;
第二阶段对应工业时代早期,人口年龄结构呈现金字塔型,例如最典型的就是工业时期中国的人口增长;
第三阶段对应工业时代中后期,人口金字塔的基座变小;
第四阶段是低死亡率、低出生率时期,人口年龄结构从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变为柱状结构,一个重要标志是老年人群占比赶上青少年人群占比,目前许多成熟的工业化国家已处于或接近第四阶段,例如英国、德国等 。
而长寿时代,就是第四阶段的延伸,人口增速放缓,甚至陷入负增长,同时人口年龄结构向“柱状”收敛后,老龄人口占比很高的一种社会状态,它将进入人口转变的一个新均衡状态 。
这种状态下,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长期超过1/4 。当前中等以上收入国家普遍都在进入长寿时代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超过了0~14岁人群,达到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已经在向“柱状”收敛 。
日本已经进入长寿时代,202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28.7%,并且日本在2005年就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
在长寿时代,人的寿命会稳定增长,但人口总数却稳定下降 。当前人类的预期寿命每10年增长2~3岁,大概再过30~50年,100岁的寿命将是人人都有可能预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