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京东华为纷纷发力,互联网医疗究竟有何吸引力?( 二 )


在支付端 , 支付宝除了在为医疗服务提供流量入口 , 还拓展了医保线上支付、芝麻信用就医、未来医院的建设等方面 。钉钉、菜鸟等其他“阿里系”业务则分别在医疗信息化、药品配送等方面提供支持 。
目前 , 阿里健康形成了医院电商、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产品追溯、消费医疗五大业务板块 。比如今年4月 , 阿里健康联合支付宝 , 在山东济南试点了全国首个基于电子医保凭证的管理模式 , 完成“互联网复诊+处方在线流转+医保在线支付+药品配送到家”的全程服务链 。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 阿里巴巴基于阿里健康 , 协同体系内的其他资源加深互联网技术和产品在医疗领域的渗透意图明显 。
业务协同之外 , 阿里巴巴以投资扩大布局的思路仍在延续 。2018年 , 阿里健康投资医疗大数据服务商“浙江扁鹊” , 阿里巴巴旗下的云锋基金也在医疗健康行业出手多笔投资 , 投资金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通过自建平台、业务协同、投资扩张、加码技术 , 阿里巴巴的医疗生态闭环正在形成 。
腾讯:基于流量 , 重在连接
腾讯在医疗领域的布局也是以投资作为开局 。
2014年开始 , 腾讯陆续投资挂号网(现微医集团)、丁香园、卓健医疗、好大夫在线、汇医在线、糖大夫(连接智能血糖仪)、缤刻普瑞(智能医疗设备开发商)、乐跑手环、有品PICOOC等企业 , 单笔投资金额从数百万元到几十亿元不等 。这些被投项目可以归为以下几类:医院侧、智能设备侧、健康管理侧 。
从投资布局上已经能够看出腾讯在医疗布局上与阿里巴巴的不同之处:腾讯希望将自身的流量优势发挥到最大 , 通过挂号、健康管理等布局强化自身的连接优势 。
除了投资 , 腾讯自身也在医疗领域有探索和尝试 , 根据官方介绍 , 目前 , 腾讯在医疗领域已形成腾讯觅影、腾讯云、腾讯安全、腾讯医典四大产品布局 。
腾讯觅影的重点发力方向是医疗影像 , 其通过为合作团队提供觅影算法支持 , 以优化影像学检测流程及准确度 , 来辅助提升诊断率 。目前 , AI觅影已经应用到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判读、结肠癌诊和眼科全病种AI辅助诊断中 , 有三家三甲医院和腾讯觅影达成合作 。
疫情期间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腾讯觅影医疗团队展开合作 , 共同研发新一代新冠肺炎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 提升了诊断效率 。
腾讯云则是在智慧医疗、区域医疗、医学影像中心和生物基因的场景下发力 , 目前 , 腾讯云已经协助四川和安徽搭建省级互联网医疗监管平台 , 实现医联体内信息协同 , 从而推动分级诊疗发展 。
腾讯医典面向C端 , 为用户提供专业医疗健康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 , 腾讯医典探索将AI应用于医学科普中 , 目前 , 腾讯医典已经上线肺癌、乳腺癌智能问答助手 , 3D可视化技术也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培训、临床诊疗、医学干预、远程医疗等领域 。
而腾讯安全则是帮助医疗机构保护信息安全 。
整体来看 , 腾讯的医疗布局始于连接 , 但不止于连接 。随着互联网对医疗领域的渗透不断加深 , 腾讯旗下业务及能力与医疗的结合也变得更加紧密 。基于连接的基础 , 腾讯围绕医疗全产业链仍会持续深化合作、渗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