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京东华为纷纷发力,互联网医疗究竟有何吸引力?( 三 )


京东:从医药零售切入全产业链
京东健康是京东集团在医疗领域的关键布局 , 其在2019年5月独立后 , 先后获得9.31亿美元A轮融资和8.3亿美元的B轮融资 , 是京东旗下的第三只“独角兽” 。
虽然京东和阿里巴巴都属于电商行业 , 但由于商业模式上的不同 , 其在医疗领域的发展逻辑也有较大差异 。总的来说 , 京东健康的核心思路是:以京东大药房为基础 , 从医药零售端重点切入 , 随后逐渐向药事服务和互联网医疗服务纵深领域拓展 。
具体来看 , 京东健康最为成熟的业务是医药零售 , 京东在2019年10月的合作伙伴大会上曾披露 , 京东大药房仅用三年时间收入就超过了四大药品零售连锁上市企业 , 京东健康的零售业务板块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医药零售渠道 。
之所以能有如此发展速度 , 京东本身的电商和物流基础是关键 。
借助京东线上平台 , 医药零售业务可以得到快速推广 , 京东零售对上游的采购优势和京东物流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都能应用于医疗领域 。去年8月 , 京东健康上线的自营批发业务“药京采”从医药流通产业链切入 , 并依托于京东物流和京东数科 , 连接线下药店和个人诊所 。目前 , “药京采”已经覆盖21个省 , 400多个城市 。
除了将京东原有的电商和物流能力应用于医药领域 , 京东健康还通过技术落地了一系列产品和应用 , 如AI分诊、AI辅助诊疗体系、AI客服随访、AI合理用药和审方系统等 , 比如今年4月 , “南开京东互联网医院上线” , 就医买药的服务打通医保 , 用户可在线上使用医保支付等 。
从医药零售入手 , 拓展药品全产业链、医疗健康全场景 , 京东健康的发展路径其实是与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数科协同的结果 , 京东的重资产投入成为了京东在医疗领域发展的基础 。
华为:发挥通信技术和硬件优势
和阿里巴巴、腾讯、京东都不同 , 华为在医疗领域的布局更注重发挥自身通信技术和硬件能力优势 。在B端 , 华为侧重推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落地 , 强调与合作医疗机构的个性化定制 , 面向C端则主要是智能穿戴装备 。
业务方向上 , 华为医疗主要涉及数字医院、区域卫生信息化、分级诊疗三个领域:
数字医院业务包括移动医疗、数字医院网络和中小医院网络;
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包括虚拟化云平台、健康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云网络等创新ICT方案;
分级诊疗包括基于医疗协同、云端共享、开放兼容的一网一云一平台的新ICT架构 , 以及携手合作伙伴构建分级诊疗解决方案 。
过去 , 部分医院网络容易中断 , 运营维护的难度也较大 , 但由于医院在资源上的匮乏 , 数字医院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存在诸多困难 。针对数字医院领域 , 华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 , 助力医疗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 。目前 , 华为已与华西医院共同建设了大数据集成与应用平台 , 与同仁医院构建了安防保障体系 。
在区域信息化层面 , 华为提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一体化思路 , 重点解决区域信息化过程中硬件设施的选择、平台建成后如何开展长期经营的问题 。早在2015年 , 华为就和云南省卫计委展开合作 , 推动区域信息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