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唯一“下饭菜”上半年卖出10亿元,一包榨菜价格十年上涨400%

今年以来,与消费相关的食品行业股价不断上升 。继“一瓶酱油”贵过“一桶石油”之后,凭借卖榨菜发家的涪陵榨菜股价强势上涨,在公布上半年财报后,8月21日,涪陵榨菜股价就强势封在涨停板上,创下新高 。
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涪陵榨菜凭借卖榨菜营收达到11.98亿元,上半年毛利率近60%,半年报重大利好消息一出,市值突破350亿人民币 。今年以来,即便是股价屡攀新高的贵州茅台,年内涨幅也不过43.74%,不敌涪陵榨菜72.38%的涨幅 。
除了资本市场的涨幅,涪陵榨菜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在过去十年中,涪陵榨菜12次涨价,涨幅高达400% 。但从过去的产品营收结构看,只有榨菜品类是涪陵最主要的营收动力 。为了寻找更多增长点,涪陵几年中4次开展收购,试图在产品上多元化发展 。
凭借一包榨菜,股价涨幅超过国酒,涪陵榨菜真有如此“好味道”?
非遗出身的拆迁户  拿手菜只有榨菜
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的涪陵榨菜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三大名菜(榨菜、薇菜、竹笋)之一 。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涪陵榨菜的前身是四川省涪陵榨菜集团公司,至今已经有120年的历史了 。
提到涪陵榨菜,不得不提那句知名的广告语:“中国榨菜数涪陵,涪陵榨菜数乌江 。吃正宗榨菜,当然选乌江” 。从重庆涪陵区出发,如今涪陵榨菜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市值突破350亿人民币 。而回顾涪陵榨菜的历史,曾险些面临破产 。
1999年底,涪陵榨菜负债达1.75亿元,已经资不抵债 。其总经理赵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公司有20多家工厂,但全是落后的手工式作坊,生产技术严重滞后 。工厂要养活4000多名工人,而年产量却不到两万吨,一年的销售额不足1亿元 。”
不过,这一情况在第二年出现转机,因三峡蓄水,厂房位于长江边地带的涪陵榨菜得到1.4亿元拆迁款 。这笔资金解了涪陵榨菜的燃眉之急 。并由此实现了工业化改革得以成为中国下饭菜市场的第一股,也是目前的唯一股 。
2010年,涪陵榨菜登陆中小板,而在此之前,因缺乏“科技含量”,涪陵榨菜曾被创业板拒之门外 。由创业板再度转战中小板后,涪陵又连续3年销售业绩停滞不前,同行竞争带来的净利润增长缓慢,也让其成长性再度被质疑 。

A股唯一“下饭菜”上半年卖出10亿元,一包榨菜价格十年上涨400%

文章插图
数据来源:财报
上市当年,涪陵榨菜的净利润为0.56亿,此后到2018年,净利润分别0.88亿、1.26亿、1.41亿、1.32亿、1.57亿、2.57亿、4.14亿、6.62亿,6.05亿元 。9年时间,净利润翻了近4倍 。
而在最近发布2020年中报,上半年涪陵营业收入为11.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8% 。去年,涪陵榨菜全年营收为19.90亿,按照今年的速度看,2020年营收超过20亿难度不大 。
业绩向好之外,涪陵也存在不少问题 。2020年中报显示,涪陵主要产品有榨菜、萝卜、泡菜,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0.36亿、0.56亿、0.82亿,同比增长12.12%、-16.11%、8.55% 。从业绩看,为涪陵提供主要增长动力的仍是榨菜产品 。主营产品占比过重,一旦原材料青菜头价格和产量产生波动,对涪陵榨菜未来业绩将产生较大影响 。这不是没有先例,2008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青菜头整体减产30% 。2010年上半年,青菜头价格涨幅接近70% 。主要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涪陵榨菜成本的上升 。
A股唯一“下饭菜”上半年卖出10亿元,一包榨菜价格十年上涨400%

文章插图
数据来源:财报
涪陵榨菜比外界更了解自身所面对的危机,为了实现突破,涪陵榨菜近几年一直探索多元化经营,2019年,涪陵榨菜喊出了“适应变化,主动改变”的口号,公司不仅对榨菜、萝卜、下饭菜、泡菜、海带等27支产品的包装、口感、味道进行了优化,同时还新开发了瓶装榨菜、邱氏菜坊榨菜、快餐类、萝卜类等16支新品 。2020年上半年再推乌江榨菜酱油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