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宁静“乘风破浪”的起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活字文化(ID:mtype-cn),作者:戴锦华,题图来自:《炮打双灯》
宁静,一个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再度回到大众视野中的名字 。不管你是否熟悉她,你都无法否认她是个可以靠作品说话的艺人:《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的梦中情人“米兰”,《孝庄秘史》中的初代大女主形象“大玉儿”,还有衍生出“花学”这一江湖流派的史诗级综艺《花儿与少年》……
梳理宁静的演绎生涯,会发现她在30岁之前就几乎拿遍了中国大陆电影界所有重量级奖项 。而她22岁时即凭借电影《炮打双灯》获得了国际A类电影节——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这一奖项(第二位获此奖项的中国籍女演员是影片《我不是潘金莲》中的范冰冰,至今只有这两位中国女演员获此殊荣) 。
宁静在《炮打双灯》中饰演被迫身着男装、继承家业的某大户人家之女,意外邂逅闯入小镇的青年画家,从而萌生懵懂爱意、恢复女儿身的一个角色 。毋庸置疑,这个角色是宁静演艺生涯“乘风破浪”的起点 。
【这部电影,是宁静“乘风破浪”的起点】
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电影研究学者戴锦华教授对《炮打双灯》一片的分析:“在《炮打双灯》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故事,呈现为男主人公牛宝对女主人公春枝的性别指认与改写……

作为对历史秩序的挑战,这一爱情与性别的指认过程,事实上是对非人秩序的颠覆,是被扭曲、被葬埋的“人性”与“自然”的苏醒与复归 。”
本土与类型
抱着对西部片导演何平的预期,人们在其导演的《炮打双灯》中体验到了一种类似于失落的体验 。不再有刀光血影、骏马荒漠;出现在银幕上的,似乎是一个极为经典的第五代式的电影情境:古旧的深宅,先人的遗训,易装的女人,被压抑、被禁止的生命欲望,偷情与惩戒,民俗与阉割 。历史视域里的老中国,在病态的压抑中辗转、窒息的个人 。
人们在赞叹影片精美的画面、流畅的摄影机运动、场景的恢宏及总体制作之精良的同时,隐隐地感到了一种厌倦 。《炮打双灯》无疑是第五代经典影片系列中新的一部,但它并不单纯地呈现为第五代电影情境的搬演 。事实上,《炮打双灯》成为一部本土化类型电影尝试,所不同的是其拟想观众的设置,已由本土而为欧美 。

这部电影,是宁静“乘风破浪”的起点

文章插图

电影《炮打双灯》海报 。春枝(宁静 饰)出生于专门制作炮竹的大户人家,是家中的唯一子嗣,因此打小就被当做男孩养大,个性桀骜不驯 。父亲死后,族老们定下规矩,春枝一辈子不能嫁人,否则就会失去继承家业的权利 。 某日,春枝邂逅了名为牛宝的青年画家,牛宝为人十分高傲,绝不向权贵低头,这点吸引了春枝的注意 。春枝潜入了他的画室,却意外地看到了自己女儿身的画像 。觊觎家业的管家满地红将春枝的动情看在眼里,他设计逼走了牛宝,却没能够阻止春枝前去找他 。终于,春枝和牛宝两情相悦了,春枝也恢复了女子的打扮,这让族老们大为震惊 。满地红和牛宝即将进行一场放鞭炮的比试,胜者方能娶春枝为妻 。
从某种意义上说,影片仍保留了美国西部片的叙事格局:一个只身而来、偶然逗留小镇的外来者,因他的闯入颠覆性地动摇了小镇上秩序;他必须独自面对小镇上的全部潜在的邪恶 。而当他身心交瘁地永远离去之时,小镇上的秩序已然为他所修正 。他以他自己的方式为小镇剜去了恶疾,提供了拯救 。实际上,尽管不是一位枪手或刀客,牛宝更像是个异类、一个外来者,更接近美国西部片中的英雄:一个法与非法间的游荡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