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卖水也是暴利生意

我们曾经说过,纯净水这门生意,对于厂家来说,水是最不值钱的 。喝完农夫山泉的空瓶拿去卖废品,都比瓶里的水值钱 。
而卖水这门不起眼的暴利生意,却让农夫山泉市值超过4000亿港元,也让其创始人钟睒睒以超5000亿港元的身家,一举超过二马(马云、马化腾)成为国内新首富 。
传奇大佬乔布斯曾经对苹果第三任CEO斯库利说,你想卖一辈子糖水吗?而钟睒睒用人生66年来证明,他真想一辈子卖水,还是卖白水 。
今日,农夫山泉登陆港交所,开盘即大涨,开盘价39.8港元,较发行价大涨85.12%,总市值一度达到4452.92亿港元 。4000亿市值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5个康师傅控股,14个统一企业中国 。
而在正式登陆港交所之前,这家国内包装饮用水巨头就已经是投资者争相追捧的对象 。早在8月底的认购阶段,就已十分火爆,在公开发售阶段,农夫山泉就获得了超70万人、1148.3倍认购,并以6709.5亿港元的纪录,创下香港股市最高融资 。
同时它还受到了投资机构的竞相追捧,据传国内top机构,找来想做基石投资者,都被农夫山泉pass,据说只因在双方接洽时,农夫山泉高层看到会议室里放着的是进口矿泉水,而非自家产品 。此事未经证实 。
这份傲娇来自于,农夫山泉真的很赚钱,别看就是个卖水的 。
卖水这门不起眼的暴利生意
2017年至2019年,农夫山泉的业绩一直在稳步增长,营收分别为174.91亿元、204.75亿元、240.21亿元,且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其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为17.2%,而同期全球软饮料行业和中国软饮料行业增速为3.1%和5.8% 。
净利润方面,其三年分别实现33.85亿元、36.12亿元和49.54亿元,盈利能力远超同行 。而其中包装饮用水的的收入为101.2亿元、117.8亿元和143.46亿元,饮用水收入为大头,连续三年超过总收入的50% 。
2017年-2019年,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的毛利率分别为60.5%、56.5%与60.2% 。按一瓶水卖2元计算就是,卖一瓶赚1.2元 。
此处需要一个参照物,同样做包装饮品的康师傅,饮品毛利率仅为33.69%,统一饮品的毛利率则为39.9% 。
农夫山泉这个“搬运工”是为何能这么能赚钱的?
卖水,自然首当重要的就是水源,毕竟得占了好坑,才有资格做“搬运工”,早早占好水源坑位本身就已成为农夫山泉的先发优势,树立起了壁垒 。
同时,在早期花钱建好基地后,后续基本真的就是靠“搬运”赚钱了,原料源源不断来自大自然,“搬运”的边际成本也很低,因而卖水这门不起眼的生意,成了门暴利生意 。
早早占好的稀缺的水源坑位,让农夫山泉占得先发优势,低成本之下越滚越大的规模,为农夫山泉的盈利能力奠定基础 。
同时,辐射全国的水源地,还让其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农夫山泉对中国十大优质水源地都进行了布局,并建立了包装饮用水生产基地 。这些水源分布在中国各个不同区域,浙江千岛湖、吉林长白山、湖北丹江口、广东万绿湖、四川峨眉山、河北雾灵山等,共同形成了对全国市场的覆盖 。
此外,如毛细血管般遍布全国的销售网,也为农夫山泉的高业绩提供了很大支撑 。
在渠道上,农夫山泉则效仿前辈娃哈哈做轻,采取了多级经销商的形式,从而借助经销商的力量,深入到了广大的县乡镇地区 。
而其他包装饮料公司,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采取的是直营,在各地区设立分公司的形式;康师傅、统一则采取的是直营+代理的模式,这也是为什么1997年才踏入饮用水市场的农夫山泉能够后来者居上 。
截至2019年底,农夫山泉通过4280名经销商在全国设立了237万个以上的终端零售网点,78.9%的终端零售点下沉到了三、四线城市 。 不过农夫山泉此前在经销商管理上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不然依然没有妨碍它反超前辈娃哈哈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