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的半导体芯片( 五 )


第二是要能把芯片卖出去 。芯片的性能是基础,同时可靠性也非常重要,这是进入下一阶段的重要门槛 。
芯片市场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 。一般的行业是正金字塔结构,低端产品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高端产品虽然利润率高,但市场份额低 。而芯片市场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技术水平最高的产品,反而是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并且在很多时候也是销量最高 。这给后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障碍,后发企业在低端市场很难获得利润,也就很难获得人才及技术升级 。
另一方面则是生态,大家都喜欢用英特尔的CPU,就是因为x86上的指令集堆积了我们的一切,电脑上面的软件、邮件系统等,最开始的底层都是英特尔的指令集,这种生态上的优势也是一个巨大的门槛 。
所以新公司想把芯片卖出去很难 。3C是变化最快的,但一款芯片产品依然要用至少一年以上,汽车芯片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稳定性格外重要 。

寻找中国的半导体芯片

文章插图
不过中国的机会点在于,我们拥有庞大的应用市场,如果下游的成熟模组公司愿意率先使用,那么上游的芯片公司就能逐步打开局面 。
对于经纬来说,较早布局“新智造“等行业,也将客户需求反哺上游芯片厂商;同时投后团队也将为芯片创业公司的招聘、PRGR、市场、融资等,带来成体系化的帮助与赋能 。
国产化率与国内供应商个数、稳定的供应链,对这个领域的新公司来说都至关重要:
除了市场之外,从技术革新角度来看,摩尔定律受制于材料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有所失效,这也是令巨头所担心的事情 。如果不能一直在技术进步上拉开差距,会给后发者(例如中国)以技术追赶的时间窗口:

寻找中国的半导体芯片

文章插图
从团队角度来看,由于大部分技术路径比较确定,最终芯片产品是需要硬碰硬的,所以PPA(Performance,Power,Area)要好,工程能力要强,例如一次流片成功、一次性过车规,要求的是团队有丰富的经验,例如经纬投资的芯驰科技就符合这样的标准 。
经纬中国投资经理童倜认为,在具体投资中,国产化率和既有国内供应商个数也是我们看重的指标,国产化率低、行业第一名除以行业第二名比率大的细分领域,是我们优先考虑的 。有些赛道虽然前景很广,但已经有了十家甚至几十家初创公司,过于拥挤的赛道也不是优良的机会,因为半导体专业化分工明显,一个细分赛道最终能生存下来并获得可观利润的,可能也就是2-3家公司 。
寻找中国的半导体芯片

文章插图
【寻找中国的半导体芯片】另一个投资视角来源于供应链安全,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很多只有一两家海外供应商的大公司,都不得不忍受断供停产的危机 。一些中国公司受益于此,如果能成为全球第4、5家有技术、能量产的公司,就能在后疫情时代获得长远发展,因为所有大公司都在强调供应链安全 。
所以,在中国和美国科技“脱钩”的大背景下,即便很难,国产替代也势在必行,“All in”国产替代是时代机遇 。
寻找中国的半导体芯片

文章插图
国内创业公司的新兴机会在哪里?
我们将进入PC、移动互联网之后的第三阶段:
如今,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处于一个旧有市场遇到瓶颈,发展动力将出现更迭的关键时刻 。
半导体是一个波动向上发展的行业,每一次向上的突破,都源自下游出现了大的新产品拉动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