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市场中期调整的历史对比与启示

_原题为:中金:市场中期调整的历史对比与启示
摘要【中金:市场中期调整的历史对比与启示】历史中期调整特征:09年以来A股共经历7轮类似的中期调整,港股14年后受A股调整影响加大 。多数调整跌速较快且仅持续1-3个月,调整诱因多为政策或预期收紧,但止跌企稳回升则需更关注盈利 。从历史经验我们总结出调整结束需关注五大信号,其中前两者为必要信号,后三者为辅助信号 。
摘要
本轮中期调整的内在原因
本文我们梳理历史上的“中期调整”逻辑及规律,为判断当前“中期调整”何时及如何结束提供参考 。我们2月初开始提示市场可能进入幅度略大、时间略长的中期调整,背后逻辑在于调整前市场已存在的脆弱点:1)市场自去年3月23日见底累计上涨时间长、幅度大;2)整体估值不低,结构性估值过高,沪深300非金融前向市盈率最高超出历史均值38%;3)增长与政策“一进一退”凸显,政策与流动性收紧预期增加;4)经济增速继续提升的空间有限;5)机构仓位普遍不低且相对集中 。
历史上中期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历史中期调整特征:09年以来A股共经历7轮类似的中期调整,港股14年后受A股调整影响加大 。多数调整跌速较快且仅持续1-3个月,调整诱因多为政策或预期收紧,但止跌企稳回升则需更关注盈利 。从历史经验我们总结出调整结束需关注五大信号,其中前两者为必要信号,后三者为辅助信号:1)盈利超预期走强或结构性高景气主线出现 。总量角度,金融数据、PMI及分项等前瞻指标可跟踪增长节奏;但更常见的盈利驱动来自结构性高景气行业 。2)货币或监管政策紧缩的预期缓和 。资金利率短期急升后维持低位、社融收缩较预期温和、重要文件及监管态度转暖是常见的止跌逻辑 。3)估值调至合理水平,高估板块充分调整 。重点关注具备中枢的非金融成分PE,历史均值往往有支撑作用,同时高估值板块充分调整也是重要规律 。4)资金情绪降温和流出减缓 。一方面需关注换手率(通常比高点萎缩55%-70%)和两融交易占比(7%-8%)等资金情绪指标,另一方面关注产业资本减持下降以及北上资金流向反映的外部环境 。5)旧主线领涨或新主线出现 。中期调整急跌见底后以盘整为主,具备强逻辑的旧主线或新主线领涨有助信心恢复 。
当前信号状况:1)盈利:总量层面边际空间有限,但新能源产业链、科技硬件、大消费等结构性景气度较高;2)政策: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相机抉择,流动性和信用收缩仍较温和,关注4月中旬关键会议的信号;3)估值:沪深300非金融前向市盈率18.4倍(历史均值16倍),股债比价仍不及历史均值,高估值板块普遍调整20-30%后仍缺乏足够吸引力;4)资金:平均换手率2.2%,本轮理想值是2%以下,两融交易占比仍高于8%;大股东减持和北上资金动向好转但仍待改善;5)投资者行为:情绪低迷,偏防御风格显示风险偏好较低 。综合来看,市场大部分下跌可能已完成,进入“磨底期” 。短线可能有反弹或反复,成交在低位徘徊,静待新催化剂出现 。
未来市场可能的转机与当前交易机会梳理
未来市场回升的基本面转机:1)政策边际缓和信号出现;2)债务问题和信用风险缓和,改善风险偏好;3)美债利率上行压力减缓;4)消费、数字经济、碳中和等产业趋势超预期 。当前交易机会梳理:我们认为本轮中期调整跌幅可能已过大半,市场可能有反弹,后续仍可能有反复,对中期市场不宜过度悲观 。结合近期回调幅度、当前景气度和估值差异等因素,我们建议选股从两个思路出发:1)行业保持高景气趋势,高增长足以对抗政策转紧对估值的压制(新能源产业链、硬件科技等) 。2)估值相对合理且基本面仍在复苏的行业(可选消费、金融和化工链细分) 。我们也梳理了A股和港股在调整后可以关注的个股详见中金已发布的报告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