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如何科学养生( 六 )


《本草衍义总论》说:“夫善养生者养其内 。不善养生者养其外 。养外者实外 。以充快、悦泽、贪欲、姿情为务 。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 。善养内者 。使脏腑安和 。三焦各守其位 。饮食常适其宜 。”由此可知 。脾胃是生命之本 。健康之本 。历代医家、养生家都很重视脾胃的护养 。现代医学实验证明 。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防老抗衰 。
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饮食调节、药物调养和起居劳逸调摄 。
1、饮食调节
春季气候转暖 。然而又风多物燥 。早晚较冷 。风邪渐增 。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 。嘴唇干裂等现象 。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 。
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 。阳气发越之季 。应少食油腻之物 。可多食红枣、淮山、莲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以免助阳外泄 。否则肝木生发太过 。则克伤脾土 。
此节气时北方食疗以粥为好 。如莲子粥、淮山粥、红枣粥等;而南方特别是珠三角一带的食疗多以汤为好 。如猴头菇煲鲜鸡汤、云苓淮山煲瘦猪肉汤、菠菜滚牛肉片汤、淮山北芪猪横脷汤等 。
也宜气温湿冷时以炖汤养脾胃 。如冬虫夏草炖水鸭、眉豆花生炖鸡脚、杞子淮山炖猪月展肉等 。
中药材调养时要考虑脾胃功能的特点 。如用生发阳气之法来调补脾胃 。可选用西洋参、沙参、决明子、白菊花等 。
雨水时节 。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会随着春季的阳气升发而上升 。所以更应特别注意肝气的疏泄条达 。自然界一派生机 。特别是南方万物欣欣向荣 。养生者亦须振奋精神、勃发朝气 。志蓄于心 。身有所务 。
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 。省酸增甘 。以养脾气” 。五行中肝属木 。味为酸 。脾属土 。味为甘 。木胜土 。所以 。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 。多吃甜味 。以养脾脏之气 。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
《千金月令》:“正月宜食粥 。……一曰地黄粥 。以补肾 。”鲜地黄150克 。捣汁备用 。粳米50克洗净 。冰糖适量 。同入锅中加适量水 。煮成粥后 。将鲜地黄汁倒入粥内 。文火煮20分钟即好 。。
二曰防风粥 。用以祛四肢之风 。取防风一份 。煎汤去汁煮粥 。三曰紫苏粥 。取紫苏一份 。炒至微黄 。略有香气时 。煎汁煮粥 。”少吃生冷粘杂食物 。以防伤及脾胃 。
2、药物调养
要考虑脾胃升降生化机能 。用升发阳气之法 。调补脾胃 。可选用沙参、西洋参、决名子、白菊花、首乌粉及补中益气汤等 。
3、精神调摄
“凡愤怒、悲思、恐惧 。皆伤元气” 。因此在精神调摄方面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 。以养元气 。
4、起居劳逸调摄
起居有常 。劳逸结合 。即顺应自然 。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 。使生命过程的节奏 。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使其达到健运脾胃 。调养后天 。延年益寿的目的 。
5、忌食食物
正月应少食狗肉、羊肉、雀肉等温热之品;忌食花椒、茴香等辛热之品 。不得生食葱蒜 。花生宜煮不宜炒 。
一年六步气中初之气为大寒至春分(公历1月20日至3月21日) 。雨水至惊蛰15天仍在庚寅年初之气之中 。雨水是初之气的第三个节气 。庚寅年初之气地气(主气)是厥阴风木 。天气(客气)是少阴君火 。地气由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 。天气是木、火、土、金、水星围绕太阳公转周期的不同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地气与天气相加形成了地球上一定时空下的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