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如何科学养生( 八 )


此方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 。适用于自汗盗汗 。遗精腰痛 。妇女带下等症 。
(3)菊槐绿茶饮
洁净的菊花、槐花、绿茶各5克 。放入瓷杯.用滚开水冲泡 。加盖后浸泡10分钟 。不时代茶饮用 。可清热去火 。
4、药品
腮腺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温毒在表
症状:恶寒发热 。头痛腮胀 。舌红苔薄黄 。脉浮数 。
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2克 。连翘、桔梗、牛蒡子、夏枯草、黄芩各9克.薄荷6克 。板兰根、丹参各15克 。
用法:水煎服 。l日 l剂 。
(2)胆热犯胃 。气血壅滞
症状:壮热烦渴 。腮肿拒按 。心烦恶心 。便干尿赤 。舌红苔黄 。脉滑数或弦数或洪数 。
方药:浮济消毒饮加减 。柴胡、薄衙各6克、升麻、僵蚕、桔梗、牛蒡子、马勃符9克 。黄芩、连翘各12克 。板兰根、丹参各15克 。
用法:水煎服 。l日l剂 。
(3)余毒未清 。腮肿尚存
症状:热退腮肿渐消 。或睾丸肿痛 。舌红苔黄而千 。脉数 。
方药:消瘰丸加减 。夏枯草、全瓜篓、浙贝母、牡蛎、王不留行各12克 。板兰根15克 。大青叶、玄参各9克 。
用法:水煎服 。l日1剂 。
雨水节气养胃健脾防上火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 。雪花纷飞 。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 。而春风拂面 。冰雪融化 。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人们走来 。随着气温的上升 。我们也切切实实感受到春的气息 。那么 。雨水节气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在饮食上 。专家建议少酸多甘 。少吃羊肉狗肉预防上火 。
宜养脾 。少吃酸多食甘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 。以养脾气 。”雨水节气最应该养脾 。少吃酸多吃甜 。立春过后就是春天的开始了 。春天为肝木升发的季节 。中医认为 。在五行学说里 。太过则克己之所胜 。木气太旺了就会克土 。所以春天人的脾胃功能会比较容易受到影响 。所以应该养脾 。
甘味的东西都是养脾的 。此类食物可以多吃一些 。如山药、芋头、茯苓、甘蔗等 。推荐健脾汤粥有:淮山粥、板栗粥、花生粥、薏仁粥、黄花菜汤等 。酸味的东西都是助长肝木的 。一般来说应少吃一点 。
防上火 。少吃羊肉狗肉
按理说 。在下雨充沛的雨水节气 。人们是不容易上火的 。但医生提醒 。雨水时更应该预防上火 。
雨水节气 。天气逐渐转暖 。但早晚天气依然较冷 。风邪渐增 。人们很容易出现口舌干燥、口腔溃烂等情况 。也就是俗称的上火 。因此 。此节气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以补充人体水分 。菠菜、韭菜等都是不错的蔬菜 。少食油腻之品 。食疗多以粥为好 。可做成莲子粥、山药粥、红枣粥等 。此季节 。应少吃羊肉、狗肉等温热之品 。
每年“雨水”前后 。气温回升 。降水增多 。雨水节气养生三要素要把握:防“倒春寒”、健脾祛湿和准备养阳 。
雨水之后 。虽然气温开始回升 。但寒意并未走远 。因此要做好保暖防寒工作 。很多人在防“倒春寒”的时候首先会想到“春捂” 。但一定要注意“捂”的度 。否则不利健康 。“捂”的原则可以遵循“下厚上薄” 。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 。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入侵 。减少感冒几率 。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
雨水养生 。调养脾胃很重要 。因为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 。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 。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
中医认为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雨水时节空气湿润 。肝旺而脾弱 。所以饮食应少酸多甜 。以养脾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