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检举”型告状
“检举”型告状是指幼儿在道德发展的基础上 , 为了维护规则或伸张正义而采取的检举他人不良行为的告状行为 。即“检举”他人 , 以教师的“裁决”来调节自己的判断标准 。他们对事物的是非观念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 他们喜欢把老师判断的是非观念当成唯一的标准 , 非常在意老师的评价 , 遇到事情就特喜欢告诉老师 , 因此幼儿就无止境的告状 。
例如:课间老师让幼儿休息时 , 涛涛突然跟老师说:“明明和天天不好好休息 , 他们在下面偷偷打架!”
涛涛为打抱不平或维护规则而告状 , 说明他已经对正义有了认知 , 懂得明确正误 , 并努力维护规则 , 道德责任感萌芽 。反映了幼儿在把他人的行为与教师平时教导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进行比较 , 并产生了道德体验 , 这是幼儿道德评价发展的第一种标志 。涛涛想通过告状来求得老师的帮助 , 从而矫正他人的不好行为 , 也说明这是他处理问题能力的一种进步 。
4、“关爱”型告状
该类型告状是指幼儿对争执中弱势一方产生同情而采取的告状行为 。
例如:健健和康康是孪生兄弟 , 感情十分要好 。午点之后 , 小朋友进区域玩游戏 , 健健在玩陀螺 , 旁边的浩浩看到了也想玩 , 就直接把健健手里的陀螺给抢了过来 , 健健嚎啕大哭起来 , 康康见状非常生气的立即跑到老师这里告了浩浩一状 。
上例中当健健受到别人欺负时 , 康康就会很仗义的向老师告状 。这说明有些幼儿已经懂得了一些初步的道德观念 , 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 , 什么行为是错的 , 有时是能分清行为的是非好坏 , 但是仍然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所以依赖于老师 。这种现象表明 , 当儿童看见其他人有欺负人的不良行为时 , 就产生同情心进而向老师报告 。
二、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分析
告状是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行为中发生频次最多的一种行为 , 所占比率高达26.4% , 总结幼儿告状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自身方面
1、幼儿的评价多依赖于成人
幼儿期是儿童评价意识逐步形成的时期 , 由于年龄的关系 , 儿童评价意识处在一个非常幼稚的阶段 , 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也比较贫乏 , 对于是非、善恶的理解 , 带有明显的直观和肤浅的特点 , 常常依赖于成人的态度 , 他们通过告状这种方式让大人们帮助自己评价一些人或事的正确与否 , 从而确定自己的判断 。
在幼儿园 , 则以幼儿的中心人物——教师的态度 , 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评价 , 因此会出现幼儿对一些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行为 , 或对某一行为要求得到老师的评价和裁决而向老师告状 。例如 , 有些幼儿遇到有幼儿欺负别人时 , 他们就会产生正义感和同情心 , 会批评、制止这些不良行为 , 并向老师检举:“老师 , 某某打人 。”
2、幼儿为了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承认
有些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 , 有的孩子为了让老师注意自己 , 经常会说:“老师 , 某某吃饭时说话 。”“我没有说 。”“老师 , 某某上课说话 。”“我没讲 。” “我”吃饭时没说话 , “我”坐得好 , 希望受到表扬或奖励 。也有的孩子出于对伙伴的嫉妒 , 而讨厌对方 , 向老师告发 , 但这种带有告发性质的告状毕竟是少数 , 因为幼儿喜怒哀乐是随情境转移的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嫉妒都只是暂时现象 。
- 如何呵护容易受伤的精子?
- 龙眼盆栽自己怎么种 龙眼盆栽如何种植
- 幼儿睡前最好不要吃这些
- 香蕉面包的家常做法 香蕉面包如何做
- a4纸如何一分为二打印 a4纸怎么一分为二打印
-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怀孕了
- 如何让孩子长高?留意孩子长个儿的影响因素
- 胚胎停止发育下次怀孕该如何
- 幼儿园都需要什么
- 春季宝宝易出痱子 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