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习俗 立春节气民间习俗有哪些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是“开始”的意思 。自秦代以来 。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 。春是温暖 。鸟语花香;春是生长 。耕耘播种 。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 。都被称为春天 。
立春习俗
祭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 。即草木神和生命神 。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 。执规矩 。主春事 。
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 。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 。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 。同时又祭太岁 。太岁为值岁之神 。坐守当年 。主管当年之休咎 。因此民间也多祭之 。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 。从乡村抬进城后 。人们夹道聚观 。争掷五谷 。谓之看迎春 。山东迎春祭句芒时 。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 。光头则示春寒 。穿鞋则示春雨多 。赤脚则示春雨少 。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 。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 。击鼓驱疫 。祈求平安 。
立春“鞭牛”体现期盼五谷丰登
据专家介绍 。立春这天 。民俗信仰祭祀芒神 。即勾芒 。它是东方之神 。春天之神 。草木之神 。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滋长 。这种祭祀行为的目的 。是为了祈求农业的丰收 。
有关专家介绍说 。立春之日民间有“鞭春”“打春”的习俗 。就是鞭打春牛 。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
打春的风俗 。最早来自皇宫 。传说立春这一天 。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 。是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 。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说 。《京都风俗志》一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 。西设春牛 。”礼毕散场之后 。“众役打焚 。故谓之‘打春’ 。”那时 。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 。视之为吉祥的象征 。
立春这一日 。老北京的庙会里 。一般都会在卖皇历的同时连带着卖春牛图 。春牛图上前面牵牛的那个男子 。画的就是芒神 。一般人家 。会把春牛图请回家 。和那些拿回家里的春牛的碎片的意义是一样的 。自己对自己祈祷 。春神和春牛都是一年的保佑 。
现在 。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 。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 。立春前 。用泥塑一牛 。称为春牛 。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 。旧说可以不患疾病 。今已成为娱乐 。
立春日 。通常村里会推选一位老者 。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 。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 。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 。分土而回 。洒在各自的农田 。为的是求当年能有好收成 。有些地方还会把春牛肚子里塞上五谷 。当春牛被打烂时 。五谷便流了出来 。拾起谷粒放回自家的仓中 。预示仓满粮足 。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立春习俗 立春节气民间习俗有哪些】由于是春天的开始 。我国民间都把立春作为节日来过 。称为立春节 。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 。专家介绍说 。立春日迎春 。是在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 。历史悠久 。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出现 。
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 。祈求丰收 。回来之后 。要赏赐群臣 。布德令以施惠兆民 。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 。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最初的活动很隆重 。文献中有很明确地记载:立春前三日 。天子开始斋戒 。到了立春日 。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 。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 。祈求丰收 。
那么为什么要在东郊迎春呢?因为当时祭祀的勾芒是主管农时的 。称芒神 。传说他居住在东方 。所以就将祭祀的活动定在了东方 。后来 。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