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总结:品牌方想要的私域运营的方式是什么?( 六 )


这套模式并非突如其来 , 早在为品牌进行私域代运营前 , 我们自有的社区产品知识星球「每日运营案例库」 , 在两年前就完美的运行了这套机制 , 这次项目只是将正确的模式进行了一次迁移 , 目前也正在持续复用到其他新项目中 。

实战总结:品牌方想要的私域运营的方式是什么?

文章插图
(知识星球 智囊团社群日常)
「每日运营案例库」的模式是怎么样的呢?下个月我们会更新一篇全方位的拆解 , 这里先做个基本概述:
a. 基础门槛(199/年的社群门槛)
b. 种子用户筛选(通过社区内进行案例拆解活动/训练营 , 筛选优质内容创作者)
c. 核心用户筛选(按参与度/输出质量 , 选出案例拆解点评官)
d. 核心用户维系(智囊团模式 / 定期活动意见整合 / 情感维系)
e. 赋能 KOC 分享机制(KOC 主题分享 / KOC 群体的运营人成长故事栏目)
f. KOC 内容整合 + 复用 , 为品牌带来新的声量(社区内案例拆解整合成期刊《爆款案例库》)
实战总结:品牌方想要的私域运营的方式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新推出的运营人故事栏目)
正确的私域模式背后的规律都一样 , 就是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 。
说完优势 , 这套模式会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1) 对操盘人员共情能力要求较高这套模式的大逻辑很清晰 , 但是具体执行过程中有许多琐碎的分支 , 涉及非常重人力的沟通动作 , 尤其是对用户情绪感知能力、与用户沟通的问题上 , 无法标准化 。
我们仍然以家电项目期间的一个故事为例子进行说明 。
当时面向活跃用户群体 , 我们推出了一期共创活动「为 618 促销贡献广告词」 。
当时批量生成了近千张邀请海报 , 发给所有打了活跃标签的用户 , 入群参与率高达85% , 活动期间退群率仅为1% , 人均发言次数13次以上 , 社群活跃度90%以上 , 参与的数百人全部都贡献了广告词 , 激励措施和趣味性共存 。
实战总结:品牌方想要的私域运营的方式是什么?

文章插图
(左: 广告共创项目奖状 / 右: 知识星球 KOC 海报)
但在活动最后公布入选名单时发生了小插曲 。
内容是主观、非标准化的 , 我们对广告词的筛选没有明确的标准 , 导致当天许多用户因为落选感到了不满 。
用户直接在群里反馈:提了 100 多条广告词 , 你们最终选出来 10 多条 , 依据是什么?为什么就觉得他的好我的不好?
这其实算是比较严重的运营事故了 , 当时我们选择直接私聊找到用户进行沟通 。
实战总结:品牌方想要的私域运营的方式是什么?

文章插图
(广告词文档脱敏截图)
出乎意料 , 用户会非常耐心地告诉我原因 , 比如因为用心参与的活动被筛出去后失落感 , 我们再基于沟通情况 , 和他详细说明白我们的实际动机和想法 。
有的用户甚至会反过来安慰我 , 包括社群陷入争执的一段时间里 , 开始会有用户主动为我们说话 , 帮助我们与其他有情绪的用户沟通 。
这里需要不是标准化的运营策略 , 而是真诚、实实在在地与用户坦诚沟通的能力 。
近期我们在回顾 4 年前运营深度精选的一篇文章 《社群运营|如何搭建社群运营体系:2个月0预算在23个城市建立社群》 , 里边的一个观点也适用于现在 KOC 的运营模式: